•  秀美政和 让你的生活慢下来
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政和新闻网>政和要闻> > 正文

回家乡来 助乡村兴 | 从装修老板到客栈掌柜 锦屏返乡青年带动业态热

2025-11-28 10:14:28 来源: 政和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王俊杰  

初冬时节的锦屏村,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暖意。村部前的空地上、河边的栏杆上,晾晒着金黄的地瓜、深褐色的苦椎果片、米白的地瓜粉丝,五颜六色的农作物铺满竹匾,构成一幅生动的 “晒秋图”。

11月26日,沿着蜿蜒的村道走进锦云客栈,老板张枰正弯腰更换客房床品,白色的床单被他捋得平平整整。谈起返乡创业的五年,他的脸上写满欣慰:“当初顶着质疑开民宿,就是想让老房子活起来,让家乡的好山好水被更多人看见。”作为锦屏村第一个返乡做民宿的创业者,张枰用坚守与担当,成为带动乡村民宿发展的“领头雁”。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锦屏村境内拥有千手观音柳、古银洞、虎头漈瀑布等特色景点。张枰的返乡之路,始于对故土的眷恋与对机遇的敏锐捕捉。他早年在政和县城从事装修行业,偶然回村时发现家中老宅在租赁给他人期间未能得到妥善保护,心疼不已。彼时,锦屏村的文旅产业正悄然起步,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日渐升温的乡村旅游市场,让深耕装修行业的张枰看到了商机:“村里连一家像样的民宿都没有,游客来了没地方住,这么好的资源浪费太可惜了。”

面对质疑与不解,张枰凭借多年装修经验,毅然投入50万元,亲手设计施工,改造自家老宅。他坚持保留闽北传统建筑风貌及土木结构肌理,以青石板铺就庭院小径,设置了单间、标间、套间、儿童房等多种房型,共配备18张床位,可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当时好多村民背后说我‘瞎折腾’,觉得村里开民宿根本没人住,我自己也担心过客源问题,但就是想试一试。” 张枰笑着回忆道。

2021年锦云客栈开业后,依托锦屏村优质的茶叶资源,客栈首批客源多为前来考察采购的茶商,如今每到夏季,客栈常常满房,五一、国庆等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客源覆盖福州、广州、浙江、新疆等地,不少游客成为回头客,有的甚至一住就是半个月。

“有住就要有吃,要让客人在村里住得舒心、吃得放心。”开业一年后,张枰又盘下客栈旁的闲置房屋,开起了农家乐,将本地新鲜食材打造成特色农家菜,让游客品味地道乡味。他还主动当起“家乡推荐官”,根据客人需求介绍他们购买村民自家种的茶叶、笋干,带动邻里增收。

“以前在县城做装修,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压力特别大。现在守着家乡的山山水水,看着客人满意的笑容,还能为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心里踏实多了。”张枰说,接下来计划在客栈里设置共享厨房,让客人能自己动手做饭,尝尝家乡的柴火味,再打造一个包含KTV和棋牌室的娱乐区,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放松。

“张枰为村里开了个好头,他让更多人看到了回村创业的可能性。目前村里共有4家农家乐,9家民宿。”锦屏村驻村第一书记廖思维表示,村里还在积极推进翡翠茗筑项目,计划打造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茶主题乡野高端型民宿,在避免民宿产业同质化竞争的同时提高游客承载能力,通过示范引领,为现有民宿提供管理学习样板,带动全村民宿提升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

▲徐培翔 摄

近年来,锦屏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先后完成房屋外立面改造、村道“白改黑”、游客服务中心改造等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工程,通过流转改造闲置农房,打造了锦夜小酒馆、锦汐小院、锦恋小筑、万瑞春茶叶超市等18个新业态。这些新业态与民宿形成互补,游客白天游景点、住民宿,晚上可到小酒馆休闲,临走时能在茶叶超市采购特产,“吃住行娱购游”的闭环让民宿客源回头率大幅提升。

“下一步,锦屏村将持续完善基础设施,聚焦‘吃住行娱购游’全链条,不断丰富旅游业态,积极响应‘回家乡来、助乡村兴’号召,吸引更多青年返乡创业。同时,还将在村内设置特色打卡点,增加古村落游玩的记忆点,让游客来了留得住、玩得好。”廖思维表示。(周楠楠 李莲鑫)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网站备案:闽ICP备20210053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20
    政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政和县熊山街道朝阳路3-1号
    邮政编码:353600联系电话:0599-3328985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投稿邮箱:fjzhxww@163.com
    政和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