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18日,茯苓品种窖式栽培现场测产会在政和县镇前镇下园村召开,助力筛选茯苓优质种源,提升茯苓整体品质与林农经济效益。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的专家组对茯苓新品种“闽苓A5”及测试品种“6794”“0003”“0020”等进行了现场测产,依据测产技术规范,通过实地取样、菌核采收、称重核算等标准化环节,最终得出测产结果,并同步完成窖式栽培与传统松蔸栽培的对比测试。
测产结果显示,新品种“0020”和“0019”展现出强劲的增产潜力,还有部分测试品种表现不佳,将被予以淘汰,同时,测产结果也验证了茯苓窖式栽培相较于松蔸栽培,在操作便利性、效率提升和人工节省方面具有优势。 “通过今天的茯苓采收测产,我们发现了‘闽苓A5’等三个产量较高、品质优良的茯苓品种,后期我们可以进行茯苓窖式栽培推广,并且可以利用水源稀缺的一些田块进行栽培,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户收益。”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技术负责人兰清秀捧着沉甸甸的茯苓菌笑着说。
据悉,“闽苓A5”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主推的茯苓新品种,此次其在窖式栽培试验中的良好长势,标志着该品种的示范推广取得阶段性成效。兰清秀表示,下一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将通过标准化栽培管理扩大“闽苓A5”应用,并基于现有成果规划后续实验,形成“在推广中优化、在优化中推广”的良性循环,为政和县特色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品种保障,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廖文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