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在政和县外屯乡稠岭村青年人才驿站,乡、村干部组织返乡创业青年座谈,解读政府“鼓励青年人才就业创业十条措施”等政策,介绍青年人才驿站的服务功能,了解创业者的困难和需求。
近年来,政和县委人才办、县人社局、团县委等单位集聚各类创业要素,实施“拎包创业”计划,通过“场地免租+设施共享+技能培训”的组合拳,降低青年创业门槛。 “我们把村部改造为青年人才驿站,设立青年共享办公区、青年会客厅、多媒体教室等共享空间,为青年人才提供生活创业‘一站式’服务。”政和县外屯乡党委组织委员张昌俊说,目前外屯乡已吸引21名青年入驻,孵化落地15个项目,让更多年轻人看到“返乡发展”的机会。
稠岭村良好的创业前景吸引在上海创业的张爱梅回到家乡,帮助父母打理农家乐。一次客人吃了她家的地瓜粉丝后,觉得很好吃,请张爱梅帮忙购买了100多斤带回去。 “我意识到,家乡的地瓜粉丝在外地很难吃到,于是想通过拍视频、直播等方式,把家乡美食和农产品推出大山。”张爱梅说,在开直播带货过程中,需要布置场景、接待外地来的客人等,乡里和村里都提供了很多便利,还多次通知她参加助农培训。 成熟的创业环境也吸引了从上海返乡的杨求妃,选择在稠岭创办如愿小院。 “我当初决定回乡创业时,村里已经把两栋总面积450平方米的老宅改造装修好了,还给予我免租半年的创业支持,这让我轻资产投入,省去很多麻烦,减轻创业压力。”天村如愿小院主理人杨求妃说的,正是“拎包创业”计划中“轻资产入驻”政策的具体体现。 随着稠岭村创业生态的成熟,乡村资源活化范围进一步扩大,村里还延伸打造稠岭村果场自然村的业态。 “目前我们正在着手修建环村步道和稠岭景观平台的提升建设,将果场自然村纳入稠岭全村旅游范畴,让游客有更好、更丰富的体验。”外屯乡稠岭村驻村第一书记吴秀平说。
看好果场自然村发展的机遇,返乡创业青年江翔翔和黄林鑫利用闲置的农房改造成民宿,打造直播基地,销售政和白茶。 “刚开始,我们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是乡里和村里对整个村发展前景很重视。每次我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很及时地跟我们沟通、协调处理。”云合峰茗宿主理人黄林鑫说。 政和县“拎包创业”模式在全县推广,形成多点开花格局。如星溪乡念山村也通过青年人才驿站,为入乡创业青年提供“拎包即住宿”的配套空间,吸引39名“三乡人”(新乡人、返乡人、原乡人)到念山创业就业。 在各乡(镇)的积极实践下,全县创业生态持续升温。截至目前,全县已推出青年人才创业项目126个,打造乡村新业态77个,吸引269名青年人才返乡入乡就业创业,落地了念山向云端、石屯望山驿等26个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青年人才‘引、留、育、用、服’的工作体系,抓好‘鼓励青年人才就业创业十条措施’等政策落地,依托党建体检数字化平台,全面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开发更多‘拎包创业’项目。”政和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吕林花说,将全域铺开打造青年人才驿站,提供“办公+住宿+社交”一站式服务,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回家乡来、助乡村兴”,实现乡村振兴与返乡青年人才的双向奔赴。 作者:余长青 祖之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