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熊山街道南门社区“小微权力”监督群内,有水南西路居民反映楼下污水管堵塞,导致污水外溢、路面恶臭,严重影响生活。接到信息后,社区工作人员魏玲玲与同事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经查,系因路面塌陷导致下水道堵塞,部分居民私自开口排污,加剧了问题。社区工作人员一边安抚居民情绪,一边协调正在街面施工的队伍,疏通管道、更换破损段,并同步将该路段纳入片区改造计划,从根源上解决问题。11月4日,南门社区党委书记郑国红再次回访,确认施工有序推进。 此类通过“小微权力”监督群快速响应、解决居民诉求的案例,正是南门社区推行“四微”工作法的生动体现。近年来,社区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探索形成“激活微组织、织密微网格、点亮微心愿、做优微服务”的“四微”治理模式,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南庄路46号后门改造前
▲南庄路46号后门改造后 南庄路大坪至人武部新楼旁曾有一处闲置边角地,因居民私自种菜、搭盖,导致污水横流、环境脏乱。84岁的徐国治老人对此深有感触:“污水直接排到明沟,蚊鼠滋生,环境极差。” “我们多次到实地查看,并通过社区人大代表渠道向上反映。”郑国红说,2024年9月,社区牵头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商讨地块硬化与管道铺设方案。面对部分居民提出的补偿诉求,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代表逐户沟通、耐心解释,最终推动项目于春节前顺利完工。“现在道路宽敞、管道入地,环境整洁多了,出行也更方便。”徐国治欣慰地说。
▲华和小区 除环境整治外,社区在解决小区商铺用电管理难题上也展现了治理智慧。华和小区商铺长期共用一块总电表,因用电量分摊不均屡屡引发纠纷。2023年下半年,社区党委推动成立小区党支部;2025年7月选举新一届业委会。小区党支部书记余炳炎积极协调供电部门与物业,推进线路改造与独立电表安装。在社区统筹推动下使商铺用电“糊涂账”变为“明白账”,彻底化解了矛盾。
▲南门社区 此外,南门社区还依托“吃茶话事”机制,整合党建、综治、警务等多网资源,将13个共建单位、78名在职党员嵌入网格,实现“8小时外”服务延伸。通过设立2个小区党支部、8个街巷楼栋党小组,并借助党群服务中心、监督群、入户走访等渠道,线上线下同步收集居民“微心愿”,及时回应民生关切。
▲南门社区各服务区 截至目前,南门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开展平安建设、健康宣教等活动90场,化解矛盾纠纷110余起,实现“微心愿”52个。以南门社区搬迁新址为契机,社区还打造了一站式服务大厅、暖蜂驿站,并配备集“查询、办理、打印”于一体的自助政务终端——e政务一体机以及AI就业服务一体机,为居民提供全天候便捷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四微’工作法制度化、长效化,持续提升基层治理与服务水平。”南门社区党委书记郑国红表示。(余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