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美政和 让你的生活慢下来
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政和新闻网> 时政新闻 > 正文

多国专家四川共论防震减灾 冀加强国际合作

2018-05-15 10:21: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 王江江  

中新社成都5月14日电(岳依桐)“作出精确的地震预报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认为各国在开展相关领域人员、思想、知识等方面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14日,尼泊尔地质和矿产局局长拉真达·卡内尔在成都表示,2017年尼中两国启动地震台网建设合作项目,计划在尼泊尔北边架设10个地震台站。截至目前,已安装完成6个台站,剩余4个台站也处于建设过程中。

当日,来自美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等国家的地震研究专家在四川成都共同讨论了防震减灾科技发展和加强地震研究国际合作等问题。

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司(国际合作司)司长胡春峰对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建设进行了讲解。他表示,中国提出的地震科学实验场,就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川、滇和新疆等地区先期开展实验。

胡春峰介绍,实验主要是通过密集的地震观测、地震活动断层探查再到工程结构的响应,对地震孕育发生到建筑结构抗震进行一个全链条的科学研究,从而促进中国对于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的认识和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实验过程中,国际合作,尤其是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十分重要。”

胡春峰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很多都处于地震危险程度比较高的地区,所以保证这些地区的安全,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已经与40多个国家建立双边合作关系,通过援建地震台网、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帮助相关国家培养技术人员、开展应急演练等多种方式来加强国际合作。

美国地质调查局美中合作协调人沃尔特·穆尼表示,地震科学的研究基于观测,而过去10年,中国铺设了很多观测设备。对于中国地震观测规模的扩大,自己感到十分振奋,因为中国在地震监测、地震预报研究、地震工程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美中地震科技合作在人员交流、思想和成果的交流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地震研究所所长多西姆·苏里耶夫认为,精确的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建立,对进一步开展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场所,将为了解地壳构造、识别地壳活动性、进行有效地震监测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亚洲地震委员会主席帕拉美什·巴纳吉表示,中国向很多亚洲国家都提供了帮助,帮助他们提升国家基础观测能力的建设。亚洲地震委员会将与中国地震局一起成立一个联合工作组,共同在地震实验场开展研究。同时,亚洲地震委员会还将成立一个新的机构来帮助亚洲国家提高其地震监测技术和能力。

分享到:
政和要闻
网站备案:闽ICP备2021005346号-1
政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政和县熊山街道朝阳路3-1号
邮政编码:353600联系电话:0599-3328985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投稿邮箱:fjzhxww@163.com
政和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