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简体 | 繁体
搜索
举报邮箱:zhzx3321596@163.com
举报电话:0599-3321816
首
页
政和
政和要闻
平安政和
新闻
时政新闻
城乡动态
文化
政和旅游
古村古镇
政和
民俗文化
文学文艺
政和
茶业新闻
竹业新闻
产业
政和企业
特色农业
政和资讯报
政和人物
学习园地
教育之窗
专题
专栏
时评
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政和新闻网
>
专题专栏
>
网络中国节·重阳
> > 正文
【网络中国节•重阳】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2023-10-20 09:05:00
来源: 网络
责任编辑: 余长青
重阳节,也叫敬老节,自古以来有祭祖、登高和赏菊三大风俗。这几个风俗,千百年来,为中国各民族所传承发扬,流传至今,体现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一、重阳节的来历及文化。
重阳节,也叫敬老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源于上古时期的天象崇拜,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当时民间就有祭祖、登高和赏菊等习俗。
在中国古代,古人把天地万物分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代表光明。在《易筋》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月两九重逢,两阳重叠,故称重阳。
九,在民俗文化观念中,是数字中的最大数,寓意长长久久、福寿永远,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无限祝福。重阳节,能够流传发扬至今,与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一首《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诗人通过重阳抒怀,表达了对革命战争的无限赞美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极大地鼓舞了革命士气,气势恢宏,振奋人心。
二、重阳节的风俗之一,祭祖。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农业文明传承了数千年,极其重视祖先流传的经验和教训。古人就通过节日祭祖的形式,表达怀念祖先、不忘根本和尊敬先辈的无限情感。
三、重阳节的风俗之二,登高。
重阳节,正值中秋时节,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最适合登高望远,舒心开怀。自古以来,人们在重阳节就有登高风俗和传统,故也称登高节。古代文人对重阳节登高的赞美和感怀,情有独钟。
对重阳节的咏叹,尤以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最为人广泛知晓,且饱含思念深情,诗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在重阳节登高时,通过聊聊数字,传递了对亲人的无限思念,把重阳节登高等风俗推向了一个新的文化高潮,给节日增添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重阳节的风俗之三,赏菊。
重阳时节,菊花绽放,人们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走进大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每年的重阳节,各地都会举办菊花展,各色菊花竞相绽放、花团锦簇,把世界装点的犹如仙境一般,令人流连忘返。
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有着对重阳节赏菊的最好描绘和留恋,诗曰:“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重阳不赏菊,需待来年时。由此可见,赏菊花之美,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
重阳节,除了这三大风俗,还有饮菊花酒、吃重阳糕、放风筝、插茱萸等,为节日的流传发扬增添了无限色彩。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更多
政和要闻
·
政和县召开第三届福建省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参赛总结座谈会
·
政和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召开
·
政和县幸福河湖促进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
政和县计划生育协会举行2025年“生育关怀—金秋助学”助学金发放仪式
·
南平市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处置演练在政和县举办
·
福建首批乡村振兴领军人才!政和1人入选→
·
践行“三茶”理念 做强政和白茶 | 林乾良教授参访政和隆合茶业艺术馆 赞誉政和茶文化地位
更多
城乡动态
·
网络中国节·七夕 | 政和县举办“云上政和 情定七夕”七夕节户外领证活动
·
“畅游闽浙边·唱响云上政和”群众歌唱大赛圆满收官
·
政和队夺冠!2025 武夷山水(南平)城市足球联赛落幕
·
践行“三茶”理念 做强政和白茶 | 林乾良教授参访政和隆合茶业艺术馆 赞誉政和茶文化地位
·
政和县多部门联合开展防山火应急演练
·
回家乡来 助乡村兴 | 政和县2025年返乡大学生星空音乐会在念山举行
·
云上政和 | “翰墨飘香 书画镇前” 公益课堂结课
更多
平安政和
·
政和县多部门联合开展防山火应急演练
·
平安政和|一男子随意拨打 110,换来8天拘留
·
政和县举行为民办实事项目器材发放活动
·
谨防“背债人陷阱”
·
远离职业背债陷阱
·
提醒 | “小朋友,借你的电话手表用一下,我的手机没电了”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警惕“职业背债”陷阱
网站备案:
闽ICP备20210053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20
政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政和县熊山街道朝阳路3-1号
邮政编码:353600联系电话:0599-3328985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投稿邮箱:fjzhxww@163.com
政和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