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美政和 让你的生活慢下来
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诈骗”套路深 别踩这些“坑”

2023-09-08 10:45:00 来源: 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 余长青  

冒充领导邀请对方到办公室“聊聊”、贴心好友主动邀约到异国“淘金”、在群里帮朋友刷单顺便赚点零花钱……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技术迅猛发展,金融消费便利化,各类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如何看破诈骗“套路”,避开骗子精心搭设的“坑”?来听听南平市公安局延平分局警官的建议。

“缅北淘金”多陷阱,反诈意识要增强

近日,随着电影《孤注一掷》的热播,不少剧情引发热议,境外诈骗团伙之狡诈、残忍让人不寒而栗。“缅北”为何是诈骗的高发地?“缅北”的诈骗是哪种诈骗,日常应如何防范?

“实际上,‘缅北’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的诈骗窝点主要从事的是电信网络诈骗。”延平区反诈联席办阮赐涛说,电信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或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和招嫖等形式进行诈骗。

为何“缅北”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代名词”?“在‘缅北’地区,诈骗团伙十分猖獗。”阮赐涛介绍,去年,全国公安机关破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46.4万起,相关案件有60%发生于“缅北”地区。而我市也有不少群众被诱骗至缅北地区从事电信网络诈骗。

“缅北”的恐怖,有人亲身经历。近期,顺昌县何某从“缅北”逃回来了。何某回忆,2020年他得知“缅北”一公司“高薪急招”相关工作人员,他轻信这个由好朋友提供的“好消息”,从云南边境偷渡至缅甸北部。很快,何某便被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控制,迫于暴力等因素,何某加入电信网络诈骗队伍。经三年煎熬,今年何某借口到医院看病,从医院厕所窗户逃出,紧急联系上家人后,家人立刻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在顺昌高阳派出所的协助下,何某得以安全归乡。

“来自境外的高薪招聘、一夜暴富的信息一般都是假的,往往都是诈骗团伙的‘烟雾弹’,目的就是将国人骗到境外从事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阮赐涛说,被骗到“缅北”以及东南亚国家的人怀揣着“赚钱梦”,但是等待他们的往往是人身自由被限制、挨饿、毒打。

如何辨明境外招聘诈骗信息?阮赐涛介绍,境外招聘诈骗有着明显的“外衣”,比如打着低门槛、高收入旗号的境外工作,就是“鱼钩”。也有在境内招工,后以团建的名义,将员工骗到境外的案例。市民应当警惕:入职不久,公司花费大价钱邀请员工到境外团建的情况。或是“放长线钓大鱼”,即第一个月如期交付给员工高水平薪资,接着便要求员工到境外“出差”。而在这些诈骗行为实施早期,诈骗团伙会以报销路费,或预先转账路费的方式,将受害人骗到境外,再将受害人控制起来。

此外,也要警惕裹着情感外衣的引诱与诈骗。“这类受骗人大都是女性。”阮赐涛说,受骗女性的社会接触面往往比较单纯,对所谓的“男朋友”提出到缅甸旅游、边境偷渡等不正常建议没有自主判断力与拒绝能力。也有境外诈骗团伙通过包装自己,将自身塑造为“高富帅”“白富美”的痴情人设,从而与人网恋、引诱人“投资”、出境。

“有人明知到缅甸是去做诈骗的行当,预设自己去了就能骗到钱、赚大钱,决然一条道走到黑。”阮赐涛说,境外诈骗团伙涉及赌诈、暴力拘禁、人口贩卖等犯罪活动,一旦参与其中,损害的不仅是自身、他人财产,而且危及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为了保障辖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警方提示,欲前往境外务工的居民需严格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办理出入境证件,并通过正规、合法的劳务公司中介出国,切勿听信所谓的“境外高薪务工”信息,以免上当受骗。任何为偷越国(边)境提供便利的行为都是违法犯罪行为,都要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从“缅北”逃回本国的人群是否需要承担一定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也就是说,中国公民即使在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回国后仍需承担我国法律审查和刑事责任。

为进一步推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高全民反诈意识和防诈能力,去年以来,南平市公安局延平分局多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在南平市公安局延平分局大力宣传下,今年上半年,延平区电诈受骗案件立案数及损失数均有所下降。

警惕“帮信”,不做“帮凶”

扫码领取小礼品,在群里推广二维码还能刷单赚钱?这很有可能是“地推式”诈骗!如果你这么做了,很可能成为犯罪团伙的“帮凶”。

阮赐涛分享了一起近期发生在延平的由“地推式”吸粉引流导致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以案示警:不久前,某乡镇老师李某到派出所报案,其在教师工作群看到另一位乡镇老师范某在群内所发的刷单兼职信息,因为群内都是熟人,李某放松警惕,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按兼职信息的要求进行刷单操作,最终被骗。警方在梳理案件脉络时,发现案件的“源头”是范某。据范某回忆:当天乡镇圩日,她看到集市上有微信转发兼职信息送碗的推广活动,因贪小便宜,在对方诱导下,在自己手机的微信群中转发了含兼职信息的二维码,并配上低投入、高收益等吸引眼球的广告内容。而李某正是看到并轻信了范某发布的这一信息,上当受骗。

没想到因为自己在群里发布陌生二维码链接,竟成了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帮凶”,范某对此深感悔恨。阮赐涛介绍,“地推引流”是帮信罪的一种,受骗者不是通过主动扫码陷入诈骗分子的圈套,而是被自己身边亲戚、朋友、同事所分享的链接所害。犯罪嫌疑人就是利用免费送一些低廉的水杯、玩具,诱导群众将含有诈骗信息的链接或二维码发到朋友群、家人群、业主群等。

“帮信罪”全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利用“扫码送礼”进行“地推”引流,是典型的帮信行为。“‘帮信’行为危害大,切勿为了蝇头小利充当犯罪的帮凶。”阮赐涛表示,大家要理性对待兼职,不要轻信低付出高回报的临时工作。不要以为“地推”活动只是发广告做推广,没参与到后续的直接欺诈行为,就不属于犯罪,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从事此类帮信行为。

据介绍,“帮信”有许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跑分”洗钱也较为常见。“跑分”是指利用银行账户或互联网支付账户帮助不法分子转移资金,从中赚取佣金,致使大量违法犯罪资金外流。

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此类广告:有偿使用闲置银行卡,每天日结1000元;出借银行卡供他人使用,月入十万+;只要你有卡,躺平即躺赢……“这些都是典型的‘跑分’洗钱行为。近几年,随着警方严打贩卖‘四件套’(银行卡、电话卡、手机网银、U盾或K宝)以及银行加强支付结算管理的高压反诈态势持续,不法分子也不断翻新作案手段。洗钱团伙会通过高利润为诱饵招募人员,将人诱骗至深山老林,直至完成‘跑分’洗钱后放归。”阮赐涛说,一旦参与“跑分”挣钱,沦为诈骗团伙的帮凶,将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

帮信犯罪的手段多样,令人防不胜防。延平公安提醒: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定力,牢记“不明链接不要点、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AI“换脸”,别换来法律风险

今年以来,AI诈骗的新闻不时进入公众视野。而我市市民小李最近也被一件事困扰着:在逛某视频网站时,小李看到某网友将自己的脸换到了热播剧女主角的脸上,感到新鲜的小李便通过某软件,将自己的脸换到了某电视剧女主的脸上,并将“换脸”后的电视剧片段录制下来,上传至视频网站。“换脸”数日后,小李的手机便不时接到海外的电话,以不同理由告知小李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要转账后才可解决安全问题。为此,小李很苦恼,是不是由于“换脸”行为,导致自己频频接到诈骗电话。

“实际上,在电信网络诈骗类报警中,AI诈骗的比例是很低的,今年以来,南平市公安局延平分局暂未接到AI诈骗报警。”阮赐涛说,网络上热议的AI诈骗,大多数指的是骗子冒充身边熟悉的人添加好友后,利用AI成像进行视频,以各种理由骗取信任,随后进行诈骗的行为。而在文章开头,小李遇到的事,其性质还是电信网络诈骗。

“一些‘AI换脸’的视频,其趣味性背后暗藏不少法律风险和侵权纠纷。”律师执业证书持证人张勇说,在《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当中特别强调,明知他人实施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不能够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如果情节严重,还会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刑事犯罪。因此,广大市民应谨慎使用“换脸”类软件。

面对AI诈骗,法律如何保护你我?事实上,我国现行法已经从行政、民事和刑事等多方面对此进行了规制,以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在行政监管上,我国对深度合成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严格监管。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今年1月10日起实施。《规定》从一般意义上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利用深度合成技术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重点对深度合成技术服务提供者的行为进行了规制。具体而言,《规定》要求深度合成的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使用者的真实身份进行验证,不得向未进行真实身份验证的使用者提供服务。这种对使用者实名制的要求,即有利于追究责任,对威慑利用深度合成技术进行诈骗也有一定意义。另一方面,《规定》还要求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对合成的内容进行标识,即标明该内容是使用AI技术合成所得,并非真实。例如,在合成一张人脸照片时,应该在人脸上的某个位置,注明“该图像由AI合成”等类似提示语,以防止看到图像的人被误导。为防范不法分子删除或者隐匿这个明显标识,《规定》还要求服务提供者用技术手段在图像内打上肉眼不可见的标签,来标明这个人脸图像是深度合成的结果。这种隐形标识既有利于各网络平台进行监测,防范不法分子的诈骗活动,也可以在事后追究责任时用于理清不法分子的犯罪链路。

在民事方面,自然人的人脸、声音等信息受到法律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1019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这里的信息技术伪造,在现阶段多指深度伪造等技术。

《民法典》第1023条第2款规定,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的规定。因此,利用AI诈骗的行为不仅侵害了被诈骗人的财产权,也侵害了被伪造人脸、声音之人的人格权(肖像权属于人格权的一种)。

在刑事方面,我国对包括AI诈骗在内的电信诈骗一贯进行严厉打击。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姚志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AI诈骗涉及的主要刑法罪名是“诈骗罪”。除了诈骗罪,AI诈骗中一些行为还会涉及其他罪名。例如,非法收集、买卖人脸等个人信息会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明知他人进行AI诈骗,还以提供银行卡等方式帮助诈骗分子获取被诈骗的钱财,则会涉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AI诈骗本质上仍是一种电信网络诈骗,因此也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与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关系密切的相关主体包括电信运营商、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例如支付宝)、互联网平台等。该法通过规定这些主体的责任义务,激励其采取有效措施切断电信网络诈骗所依赖的工具环节(例如利用虚假身份办理的银行卡、电话卡),从而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公安机关、律师提醒普通大众,要有效防范AI诈骗,一是要增强防范意识。二是一旦意识到被诈骗,应尽快报案,尽量挽回损失。

作者:□林水鑫 徐陆锋 李思敏 黄定发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政和要闻
    网站备案:闽ICP备2021005346号-1
    政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政和县熊山街道朝阳路3-1号
    邮政编码:353600联系电话:0599-3328985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投稿邮箱:fjzhxww@163.com
    政和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