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美政和 让你的生活慢下来
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政和新闻网>文化政和>文学文艺> > 正文

熊城文苑 | 接天莲叶忆俊波

2022-07-20 19:38:42 来源:   责任编辑: 余长青  


我循着父母亲当年的足迹,深入到外屯乡。

一路荷香馥郁,莲叶田田,时有廊桥点缀,一直绵延至我父母入政和工作的首站:湖屯。

入湖屯,依然满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处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有栈道亭台阁榭穿莲田,与壮观的木拱屯福桥相接。站在桥上,悠悠烟水,澹澹云山,仿佛置身西湖。

给我当向导的舅舅是当地人。他说外屯是政和县最小的乡。境内地少山多,景色秀丽,是景区佛子山的所在地。水田多由几亿年前因火山喷发形成狭长的堰塞湖改造而来的。

堰塞湖尽头的湖屯曾是重要的茶盐古道的驿站。

那时,松政合并。这里不产莲子,这一带的村民鲜少有人见过真实的荷。如今外屯怎会冒出十里莲塘呢?

这一切都缘于廖俊波书记。

一直以来,这里靠农耕生活的农民渴望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可是,外屯的田能种些什么经济作物呢?2012年,外屯洋屯村的几个村民想到了种植莲子。乡党委政府了解后,及时协调、帮助这几户农民从建宁引进优良莲种试种。试种成功后,许多村民都想在这片莲田中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

但稻田改种莲,费心费力费钱,莲农们本不富裕,改造试种的那几十亩莲田已是囊中羞涩,想要再继续扩种,经济是个问题。带头人许仁寿带着试试看得心里,到乡里求助,乡里将这一情况向廖俊波书记作了汇报。

廖俊波书记非常重视,他说:把外屯的莲产业搞上去,即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又可对接佛子山景区,助推外屯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我会协调金融部门给莲农一些小额贷款。 

廖书记说到做到,立即联系邮储银行在政和的负责人,争取到一笔110万扶贫小额贷款。有了110万扶贫小额信贷的助力,莲农莲子扩种的底气就更足了。合作社抢抓时机,莲子种植面积较上年比翻了一倍。如今,在外屯、洋屯、湖屯已连片种植莲子逾千亩,年产值逾千万元。 

在廖俊波书记的支持和帮助下,一直在观望的8户洋屯贫困户也参与莲子种植,每户种植15亩至50亩莲子,年均增收35000元左右。今天这些贫困户都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忽如一夜东风来,千亩荷塘花竞开。狭长的堰塞湖如今成为十里莲塘,包围了当年父母寄居过的庵堂。只不过那个兼做校舍,昏暗的庵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大气的回龙寺。我踽跱在回龙寺的前后左右,再无母亲描述的凄凉,难以感受当年父亲母亲是如何在阴森的棺木旁,在神像的侧目下工作、生活。只感受到莲花热情绽放。

一尊巨大的雕塑,在不远处朝我微笑,似乎在说,与其在室内享受烟火,不如置身在田野享受荷的清香。

在渡头洋,一副特别的对联引起了我的好奇。上联是“当官能为民着想”,下联是“凝聚民心国家强”,横批“俊波您好”。我略懂联律,知道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联,但一定表达出了主人内心真实的感受。

廖书记究竟做了什么?让一个普通居民对他念念不忘,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屋主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大名张承富。

原来张承富和附近居民一直想修一条栈道方便出行,由于资金有缺口,栈道迟迟没有动工。老人试着给廖书记发了一条短信,他马上回短信说“下周一,请来办公室面谈”。

几个月后,一条280米长的水泥栈道建成。张承富在内的18户居民欢天喜地,放鞭炮庆祝。放完鞭炮,又写了这副对联贴在大门上,以示对俊波书记的感激。张承富老人说:“在我们百姓眼里,廖书记是一位好官,是和我们同坐一条板凳的自家人。”

如今儿子也到政和工作,政和越来越亲近。每每到政和,常听朋友谈论廖俊波书记的故事。大家对廖书记的情感,溢于言表 ,对廖书记在政和的每一件事,都如数家珍。一位地方的县委书记,能在群众心目中留下崇高又亲近的印象,超乎我的想象。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廖俊波书记来了,能缔造政和能从“省尾”跃居“县域经济十佳”的奇迹。

再一次到外屯,再遇亭亭荷花。仿佛每一朵荷花都绽放俊波书记标志性的笑容,每一片青青荷叶,都承载着广大群众对廖书记的敬意和爱戴。(丁平红)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政和要闻
    网站备案:闽ICP备2021005346号-1
    政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政和县熊山街道朝阳路3-1号
    邮政编码:353600联系电话:0599-3328985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投稿邮箱:fjzhxww@163.com
    政和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