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美政和 让你的生活慢下来
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政和新闻网>民俗文化> > 正文

高位嫁接,用文化创新践行红色筑梦之旅

2018-07-17 08:49:46 来源:   责任编辑: 吴坚锋  

----闽江学院服装学院开展国家非遗四平戏传统服饰文化研究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激励广大师生深入农村地区,坚定理想信念,助力乡村振兴、文化振兴。7 月15日,闽江学院服装学院组织专业教师抵达政和县杨源乡禾洋村,对四平戏仅存的传统(明清时期)戏服开展服饰文化调研工作。

服装学院一行参观了四平戏剧团,拜访了禾洋村四平戏剧团团长李佐忠以及李典量、李式青、李典富等老一辈国家非遗传承人,深入地了解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戏的由来、发展的历史及其现状。李佐忠团长向服装学院教师展示了明清时期的33套四平戏传统戏服,并介绍了各个服饰适穿的角色以及服饰的整体概况。由于存储不当,经过上百年的表演展示,四平戏传统戏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脏污、霉变、绣线断裂等现象,对四平戏戏服的研究与保护刻不容缓。

在此次调研中,服装学院教师对禾洋村现存四平戏古戏服,进行了数据采集、图像记录。接下来,拟针对部分古戏服进行如下工作:积极联系相关艺术研究机构,对遗存古戏服进行年代检定;组建专业团队对禾洋四平戏古戏服进行仿制、复原;提炼四平戏服饰文化元素,数字化古戏服完整数据,建立数字影像四平戏古戏服数据库;引入民间资本,对四平戏戏服、道具进行创新设计,助力四平戏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精神符号,代表了一个民族精神文明成果。四平戏作为杨源最古老戏种之一,是当地人们几百年来的精神文明成果,丰富了一代又一代杨源人民的生活。对于了解明代时期的历史,研究四平戏具有重要作用。在关注如火如荼的四平戏保护工作进行的同时,我们把视线转移到四平戏的发展现状上,服装学院将依托福建省新型功能性纺织纤维及材料重点实验室、纺织服装福建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教学平台,利用学院教学和科研团队以及国家级特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的优势,对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戏,对四平戏服饰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更精准、更有效、可持续地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和有效传承。

据悉,四平戏由明代中叶时期流行的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演变而成,嘉靖年间盛行于徽州(即现在的安徽歙县)一带。明末清初,四平戏随商人、官员等传入福建的政和、屏南以及福清、长乐、漳州、南靖等地。清中叶后,四平腔为徽调、婺剧等所吸收,成为常用腔调之一。作为一个曾经独立的剧种,四平戏逐渐消失,然而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人们却意外在政和等地的大山深处,听到了四平戏的那高昂粗犷、诙谐风趣的唱腔,看到在山村的古老戏台上,年复一年地上演着代代相传的剧目,把它称之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2006年四平戏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四平戏传统戏服仅存于政和县杨源乡禾洋村四平戏剧团,成为四平戏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通讯员 赵丽娟  图/张琼)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政和要闻
    网站备案:闽ICP备2021005346号-1
    政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政和县熊山街道朝阳路3-1号
    邮政编码:353600联系电话:0599-3328985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投稿邮箱:fjzhxww@163.com
    政和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