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重构升级 近年来,我国在4K/UHD蓝光产业链的发展逐步完善。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介绍说,在标准化方面,广东省早在2004年就开始建立了一系列端到端的技术标准;在广电网络方面,目前已有的传播渠道能及时有效地提供4K网络传输业务。同时,具有国内知识产权的第二代数字视频编码标准AVS2也已经做到与国际流行的HEVC性能比肩。特别是工信部推动百兆入户宽带网络,基本能够提供流畅的4K观影体验。 丁文华认为,4K/UHD产业链包括内容生产环节、网络传输环节和终端收视环节。在内容生产方面,电影、影视剧、体育赛事和综艺节目成为全球范围内炙手可热的内容类别。可以说,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以及超高清视频技术的发展,不仅将给终端产品带来巨大的影响,还将创造一个新的产业链。 “运营商是助力超高清视频产业持续升级的发动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陆益民认为,运营商通过平台能力升级、固移网络的演进,以及终端应用的丰富,逐步从语音、数据等传统服务向视频传输、运营和质量保障等全新服务转型,从而推动了包括芯片技术、内容应用、终端制造、平台运营等产业链环节的重构升级。 陆益民举例说,在视频云方面,中国联通以沃云为基础,推动构建以4K、8K、VR、AR为代表的超高清视频,提出了大带宽、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的网络承载需求;在固网宽带方面,建成了全光宽带网络;在移动网络方面,积极推进5G的研发试验;在视频终端方面,与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超高清芯片、超高清机顶盒等多项技术规范和白皮书;在运营方面,以集约化模式成立了聚焦业务运营视频公司。未来,中国联通超高清视频技术研发中心将以4K实验室为基础,承担中国联通超高清视频技术的端到端研发,以及视频新产品、新业务的创新孵化。 “4K不是简单的软件、硬件升级换代,而是产业的迭代。”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举例说,现在中国的4K电视,主流的50英寸电视售价不到3000元,55英寸也才3000多元,4K电视已经很普及了,但内容还没有落地,因此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就需要集团作战,让硬件、软件、服务提供商能够提供一条龙产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