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酒风气助长酒驾 酒驾因何而来?婚后驾车到妻子老家河北邯郸农村串过一回亲戚后,家住石家庄市的刘天只能将车留在亲戚家,打车回了石家庄。刘天告诉记者,岳父岳母家住邯郸市里,自己这个外地女婿一直没有去过农村妻子几位舅舅家。2017年底一个周末,适逢当地传统庙会,讲究串亲戚,刘天便驾车载着妻子直接去看望几位舅舅。 上午10点多,刘天和妻子到达大舅家,家中已经摆好一桌饭菜,当然还有酒,舅舅舅母和几位表兄弟亲自作陪,几个回合下来,刘天已经喝得有些微醺。时间还没过去一个小时,其他几个舅舅已经过来喊人了。就这样,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刘天在几位舅舅家“赶趟儿”,酒杯就没放下过。 “没办法啊,有长辈在场,不能折了亲戚的面子。”刘天说,邯郸农村讲究庙会走亲戚,特别重视喝酒,自己也不好意思拒绝。而最让他后怕的是席后返程,彼时已经下午近4点,刘天早已酒醉头晕,妻子又不会开车,一位也喝了酒的表兄竟然主动提出开车把他们送到邯郸市里,还一个劲地说路熟,走哪些道路根本不会被查,热情的亲戚们还在旁帮腔。 最终,在刘天妻子的极力拒绝下,二人乘出租车离去,隔天又回来取车。“从亲戚们的言语中能感觉到,对于酒驾的危险虽然也能多少意识到,但总觉得不被交警查到就没事,而自己开车而来的理由也根本没被理睬。”刘天说,农村盛行的“劝酒风”助长了酒驾的发生。 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一直是“无酒不成宴”,喝酒更成为表达礼节和情谊的象征,驾驶人经不住“劝酒”和亲朋的面子,将交通安全和法律法规抛在脑后,使得各种传统节日和庙会期间,农村聚会饮酒的高峰期也成为酒驾事故的多发期。 3月28日是邯郸市鸡泽县曹庄镇褚庄村的传统庙会,为了遏制酒后驾驶行为的发生,鸡泽县公安交警大队曹庄公路巡警中队的民警在褚庄村的进村路口摆起检查站,这也是鸡泽交警第一次在农村庙会村口查酒驾。“检查站对村民和来赶庙会的车辆产生了很大的宣传震慑作用,驾驶员赶庙会时主动不喝酒,村民对来赶庙会的驾驶员也不再劝酒。”执勤民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