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美政和 让你的生活慢下来
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政和新闻网> 时政新闻 > 正文

新高考改革全面推进 各校自主招生政策有何特点?

2018-03-28 10:56:24 来源: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 王江江  

学科竞赛成绩不是唯一条件 用同一把尺子量学生不科学

3月21日,教育部部署2018高招工作,明确今年高考招生全面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随后又发布《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提出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结果只能视为荣誉,不能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

当社会为“奥赛热”全面降温、着力减轻学生负担之际,记者发现,武汉大学首次在自主招生报名条件上,删去了“学生在高中阶段获得各类竞赛名次、发表论文和获得专利成果的享有优先资格”的规定。

“事实上,2017年底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就已确定删除了自主招生中对奥赛、论文等方面的要求。”武汉大学招生工作处处长王福告诉记者,这是出于“不唯竞赛、证书,不唯论文、专利”的考虑,“多年的自主招生实践证明,用同一把尺子去评价学生并不科学,而完全依靠竞赛成绩、论文发表情况进行评价容易造成错误的社会导向”。

王福介绍,武大今年将依据学生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和其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由专家组集体审核,择优确定学生名单。但是,记者查阅武汉大学招生简章发现,考生自愿提供的“支撑材料”中可以包含获奖证书、论文、出版物、文学作品、发明专利等。

自主招生中的报名条件中删去“奥赛”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记者梳理发现,九成以上的高校依然认可考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奥赛的成绩,理科类竞赛奖项依然是自主招生报考的主要条件。

事实上,将奥赛成绩排除于申报条件之外,将使得自主招生选拔工作在操作上更为复杂。而对于自主招生这种选拔性测试来说,对奥赛的青睐在于它的含金量。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申请条件分为研究创作、突出才能、学科奥赛。在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刘震看来,奥赛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某一学科方面的特长。但他同时介绍,尽管如此,学科竞赛条件只是作为申请条件之一,并不是唯一条件,满足其他条件如科技发明、研究实践、文学创作、创新与设计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同样可以报考。

相对于学科竞赛获奖的“硬杠杠”,在自主招生选拔中,对于文科学生的评判标准历来“不明晰”。2018年,各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中虽然对人文类竞赛奖项等级有说明,但对具体赛事中文科赛事却鲜有提及,新概念作文等往年主流的文科类赛事,受到一定冷落。一些高校在招生简章中,对文科生申报条件表述为在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上“有突出才能和极大潜力”。

而与往年相比,科技创新类赛事渐成新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有60%以上高校都认可科技创新奖项,尤其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等。其中,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校认可考生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成绩。

分享到:
政和要闻
网站备案:闽ICP备2021005346号-1
政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政和县熊山街道朝阳路3-1号
邮政编码:353600联系电话:0599-3328985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投稿邮箱:fjzhxww@163.com
政和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