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美政和 让你的生活慢下来
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政和新闻网>文化政和>政和人物> > 正文

黄浦江上撩春波——回忆原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2011年在上海考察

2017-03-20 09:58:42 李隆智来源:   责任编辑: lyf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英国诗人雪莱

                       
   
   敬爱的廖俊波书记走了,走得是那么的匆忙,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念,在上海经商的上海企业家不会忘记廖俊波上任政和县委书记不久的上海之行。 
   2011年11月8日至9日,廖俊波携时任政协主席郑满生,时任县委副书记魏万进等县领导风尘仆仆地到上海考察,出席政和上海商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风尘仆仆地参加了政和在沪企业回归经济座谈会、上海政和银企合作经验交流会、教育基金工作座谈会,与在上海创业的政和企业家畅谈政和发展前景,并希望企业家们在政和回归经济上做出贡献。廖书记的上海之行,如同暖流注入黄浦江,撩拨了上海企业家回馈家乡的热情。


1、
    11月8日。上海。黄浦江边。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这座毗邻上海东方明珠塔的建筑,聚集了六百多名讲着同样的乡音,怀着激动心情的人,济济一堂,与来自老家的父母官见面。他们想听一听新一届县委领导对政和发展有什么新的思路,自己能不能在家乡的建设中,贡献绵薄之力。
    三楼国际厅,政和上海商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会场,县委书记廖俊波步上主席台。
   “我们昨天一到上海首先感觉到的是浓浓的乡音和乡情。我到政和工作时间不长,但是已经收到了不少在外乡亲,包括在上海的、在北京的乡亲,给我写信或以发邮件的形式,建议政和应该怎么发展。政和在外乡亲每时每刻都在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激励着我们要把每一天每一份工作做好,也能感受到你们那非常真切的故乡之情、赤子之情。”
   廖书记满怀激情地说,政和是一个山城,但政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孕育着巨大的希望。政和天时地利人和俱备,发展城市经济、工业经济、旅游经济、回归经济等“四大经济”是政和必然选择,已成为我们共识,政和“四大经济”蓄势待发。这里面商机无限,希望大家回归,回去创业,这不仅是体现一种社会责任感,更多的是希望大家通过回归家乡创业提升你们的产业,包括产业转型、产业升级。在这么一个历史机遇里面,政和县委、政府将以海纳百川的精神,为大家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政策,创造一个能够人尽其才,能够吸引大家投资兴业的良好平台。

2、
   正值立冬时节。黄浦江波澜壮阔地缓缓流淌。吹拂的江风有些了寒意,但追逐的波涛却隐藏着蓄势待发的勃勃生机。
   改革开放以来,成百上千政和人来到上海创业,如今达4万多人。尤其是近年来,政和在沪乡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总数已超过1000家,年产值超过200亿元,成为在上海和福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政和商”。
    “政和商”与政和人,音相同,情相依,根相错。
    政和的发展与上海乡亲休戚相关。
   11月9日下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政和在沪企业回归经济座谈会上,县委副书记魏万进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新一届领导班子谋划长远,力求突破的新思路、新举措,重点就我县“城市经济”发展情况、第一批安排的城市建设十大项目,“政和县工业园区”项目做了推介。
   廖书记在座谈会上说,回归经济就是海纳百川,增进交流,鼓励投资,互利双赢。通过公开、透明、统一,客商可预知的招商政策,鼓励回归创业,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人们常说,在什么山唱什么歌。但廖书记在上海的2天时间,无论是会议室的座谈,还是与企业家私下里的会见,谈得最多的是政和“四大经济”和政和第一批安排的城市建设十大项目。
   廖书记还参加了政和教育基金工作座谈会、上海政和银企合作经验交流会。廖书记希望上海银行能一如既往地提供支持,未来双方能够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和规模。同时希望我县在沪企业要坚持诚信为本,主动争取信贷支持,进一步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对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的大项目、好项目,自觉接受银行监督,对初步达成的合作意向要抓紧进行衔接,确保信贷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促进银企交流合作再上新水平。
   他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发出邀请,希望大家能够带资金、带技术、带信息回家乡发展,将自身的发展与政和的发展相结合、相融合,努力形成“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归”的良好局面。同时希望在沪企业家要充分发挥信息量广、接触面多等优势,切实当好宣传政和的“形象大使”,吸引更多企业家到政和投资发展。
    廖书记走到哪里,哪里就情意融融。在立冬的寒意里,企业家们闻到了春的气息。

3、
   考察上海的市场是廖书记此行的目的之一,但看望上海的乡亲,近距离了解他们创业的艰辛和分享他们的辉煌的成就,也是他驻足的喜悦。在上海期间,县委书记廖俊波先后走访了我县乡贤在上海创办的几家企业,亲切看望了政和在沪乡贤,详细听取了各企业生产发展情况和长远的目标规划。  
   11月9日上午。上海城大灯具市场。廖书记走进市场,立刻被这里的繁忙景象所吸引,各式各样的灯具异彩纷呈,闪烁着温馨而迷人的荧光。这家灯具市场是来自镇前郢地村的宋声升于2000年11月创办的,经过多年来的艰苦奋斗,现今已成为上海地区创建最早、规模最大、品种最多、销售最旺、信誉最好的大型灯具市场。廖书记为宋氏兄弟能在上海创下如此大的事业而感到高兴,希望宋声升董事长常回家看看,把在外创业的精神带回政和,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为政和经济发展多作贡献。
   在上海创诗集团新开发的新世界地产模型前,董事长陈诗强与廖书记详细交流了地产开发心得,廖书记对陈诗强董事长思路超前,战略眼光好给予了高度评价。廖俊波书记说,政和县城市建设总体思路是建设一个宜居住、宜创业、宜休闲的生态旅游休闲山城和建设一个有归宿感的城市。他希望在沪企业家多提宝贵意见,把在上海创业的经验和技术带回政和,共同建设好家乡。并勉励政和乡亲在大上海要继续发扬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把事业做强做大,为家乡的发展出一分力,尽一片心。

4、
    机会是给有准备之人。政和经济的蓄势待发,正是给上海的企业家们准备了大展宏图的平台。
   在听了廖书记“政和四大经济”发展宏图,特别是政和“城市经济”发展中第一批安排的建设十大项目、“政和县工业园区”建设,上海乡亲表示了极大的热情。  
   政和上海商会会长张德柏说,今后几年,上海商会将积极对接家乡的发展规划,动员更多的会员参与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的各项事业,特别要在促进“回归经济”方面作出努力。事实上,这几年我们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在闽北地区范围内投资了好几个项目,在政和也开始了一些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尽快地把政和的这些项目落到实处。这次政和县有关部门在新一届县委、政府领导带领下,向我们推介了不少项目,我们应责无旁贷地认真考虑。要把回归经济当作对家乡的一种回报,要有比较长期的投资计划。相信有家乡领导的支持,有全体会员的热情,我们一定能把这件事做的有声有色,造福于家乡人民。
   许多企业家说,政和人在外打天下一路艰辛,如今小有成就了,都想要为家乡做点事。在政和创业的女性中,缪容是佼佼者。她说,这次廖书记到上海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家乡的发展信息,平常也有些从老家来的朋友谈一些家乡的情况,但是没有廖书记讲的那样具体和鼓舞人心。缪容表示,过一段时间她将带些在上海的女企业家回家乡考察,争取落户一些项目,为家乡建设尽绵薄之力。
   政和驻沪办党委书记陈翔钦表示,这次廖书记到上海是上海乡亲的一次机遇,近期驻沪办将和商会、妇联、青联的企业家到政和考察。落叶归根,相信大家会在回归经济的建设中,一展风采。
   虽是立冬时节,但是这个时节的上海乡亲却感觉到寒意中的温暖。因为他们知道,正是有了冬的养精蓄锐,才能有春的明媚灿烂、夏的繁荣葱茏、秋的丰满厚重。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上海乡亲依偎着黄浦江的冬日暖阳,共同迎接万物复苏的春天的到来,在上海经商的政和相亲,纷纷回归政和,全身心投入家乡建设。
   而几年过去,廖书记谋划的“政和四大经济”发展宏图惠及了政和一方百姓,特别是政和“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一批批项目的建设,政和城区日新月异,“政和县工业园区”建设热火朝天。
    而就在3月18日,廖书记带着政和人民和政和在上海相亲的无限思念,远离了我们。
    悠悠黄浦江鸣咽着,荡起一朵朵白色的浪波,向远方捎去上海政和乡亲的无尽悼念。

 ( 李隆智/文    李左青/图)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政和要闻
    网站备案:闽ICP备2021005346号-1
    政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政和县熊山街道朝阳路3-1号
    邮政编码:353600联系电话:0599-3328985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投稿邮箱:fjzhxww@163.com
    政和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