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3月3日,有幸受邀参加政和蜂业协会养蜂技术研讨会,一不小心就掉进了“蜜罐子”。 来自全县各乡镇农村的120多位蜂农参加研讨会。他们文化不高,在台上发表养蜂技术时,甚至结结巴巴,但认真的听了他们的研讨发言,都是非常专业的养蜂技术技巧和心得,记者作为一个门外汉,也跃跃欲试地想到山林中,携一窝辛劳的蜜蜂,采一年四季的甜蜜。 从县蜂业协会会长叶福钦的发言中了解到,政和蜂业协会才成立7年,目前全县已经发展蜂农200多户,饲养的品种为中华蜜蜂,2006年养蜜蜂8000多箱,产蜜达50多吨,产值达500多万。 蜜蜂最直观的是,她们辛勤劳动,采花酿蜜,但蜜蜂授粉对农作物的作用,远远高于蜜蜂产品自身的价值,农业部专家估计,蜜蜂对油菜、棉花、向日葵、油茶4种经济作物授粉产生的效益是养蜂直接收成的6-7倍。换句话说,在目前普遍使用杀虫剂,大量授粉昆虫不能生存的境遇下,蜜蜂不仅酿蜜劳苦功高,它翻飞于花朵丛中,无心授粉,却为很多农作物生长做了大媒。 按照去年政和县蜂蜜产值500万算,一年四季忙忙碌碌于花海从中的蜜蜂,创造的农业价值是以几千万计,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来自全县各农村的14位蜂农,传授了自己的养蜂经验,机关干部彭会祥退休后原来也过着打牌钓鱼的温馨生活,偶然的机会接触了养蜂,就爱上了这个“甜蜜”的事业,他从全县的角度和蜂农朋友分享了养蜂生产效益和提高养蜂效益的对策。 已是耄耋高龄的吕亩南是政和县的农业专家,也是养蜂能手,看到这么多人加入养蜂行列,他也毫不保留的传授了自己《中蜂强群的饲养技术》。 整个研讨会,讨论的话题“蜜”不可分。与会的林盛副县长深有感触。他说,我县竹木产品企业有280多家,年前开个竹木企业座谈研讨会,参加的人数没有今天的一半,可以看出我们广大养蜂的农民朋友,对养蜂这份“甜蜜事业”的热情和热爱。希望蜂农朋友在蜂业协会这个大家庭内,更加团结,相互切磋养蜂技术,用杨源蜂农黄有亮的话说,就是“采百家之长,养中蜂之蜜。” 本网记者 李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