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美政和 让你的生活慢下来
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政和新闻网> 文化政和> 政和人物 > 正文

“我只做了一些琐碎的小事”

2017-01-20 10:15:22 刘永锋 李隆智 徐庭盛来源:   责任编辑:   

 

——省下派政和县镇前镇梨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郑美梓

     113日,政和县镇前镇梨洋村。

    “瓜子壳、纸张仍了一地,也不好好扫扫?”一位操着仙游口音的中年男子从村子小巷走过,看到小卖铺门口有垃圾,毫不客气地责问店铺主人。

    “对不起,郑书记,刚才几个小孩子在这嗑瓜子,没有叫他们把垃圾仍到垃圾桶去。我马上就扫。”老板娘很快拿来扫把扫了起来。

    这个被叫“郑书记”的人,就是20144月省里下派到政和县镇前镇梨洋村当党支部第一书记的郑美梓。

    三年前,梨洋村小巷到处是烟头、果皮、包装袋,还有鸡、鸭、鹅四处走,粪便到处拉,“当时我都不敢把脚踩到地上,生怕会踩一脚的粪便。”郑书记回忆说,“来之前,我是奔着发展村子经济来的,想通过一些产业带动村民致富。没想到这里的卫生这么差,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调整了思路,从卫生清洁开始作为村子的第一件大事来抓。”

    村边的柳杉公园,面积约五亩地,原来只是一个垃圾场,几十年的垃圾没清理过,什么玻璃酒瓶、红色塑料袋等垃圾都堆成了小山。郑书记亲自带着村两委班子开始清理垃圾。“当时垃圾运走两百多拖拉机,约四百立方米,单单酒瓶就运了二十拖拉机。”村支书叶求青说,“村主任叶显太还从家里开来了勾机免费清理垃圾。”一开始,围观的村民对郑书记很不理解,怎么省上派了一个搞卫生的书记?后来,有些觉悟高的老党员自觉地加入队伍一起整理卫生。接着,原先只是围观的村民也慢慢地主动参加劳动。叶求青说:“一天最多时有70多人参加劳动,花了整整一周时间才把这个垃圾场清理了出来。”在郑

书记的带领下任是把它清理得干干净净的,通过规划建成了休闲公园,变得漂漂亮亮的,如今成了大妈们跳广场舞的好去处。

    在郑书记的倡议和监督下,村民慢慢转变卫生观念,开始自觉地把家禽圈养起来,开始自觉地清扫房前屋后的垃圾,开始自觉地把房子周边的猪圈拆了,整个村子开始变靓了起来。

    “村子卫生是必要的,经济发展是必须的。”郑书记没有忘记下派时的初衷,他开始在村庄周围逛:遇到村民在田里种烟就跟他们交谈,“一亩烟叶有多少纯收入啊?”;遇到村民在山上砍毛竹就跟他们了解,“有多少亩竹林啊?”“一年毛竹收入有多少啊?”;遇到村民在采摘茶叶,就跟她们攀谈,“你有多少茶园啊?”“今年茶叶价格是多少啊?”……郑书记说:“我整整在村子周边走了两个月,把村民的经济收入了解了个遍,也摸清了这个村子的气候、土质等情况。”

    “如何把这里的高山优势发挥出来?有没有一种经济农作物适合这里的村民种植?”郑书记向朋友四处打听,也带着村干部到处考察,听说穆阳“巨峰”葡萄很好,又马上去调研。

    在穆阳葡萄园里,当郑书记第一眼看到藤蔓上挂的一串串葡萄比普通葡萄大一倍时,眼睛就一亮;当他尝了几粒葡萄后,葡萄的多糖和浓果酸深深地吸引了他;当他听说“巨峰”葡萄不仅适合梨洋种植而且与穆阳的采摘时间有一个月的时间差,可以卖个好价钱时,他被彻底征服。郑书记决定把“巨峰”葡萄“请”到梨洋去种。

    “巨峰”葡萄一亩成本要一万多元,郑书记说:“我不敢盲目推广种葡萄,如果不成功,农民赔不起。”于是他以村委名义圈出一亩地,买来了种苗,在梨洋开始试种起葡萄来。那段时间,郑书记一有时间就泡在葡萄地里,关心“巨峰”葡萄的长势,还亲自做了许多记录。村支委叶宗焕说:“如果你在村委会找不到郑书记,你到葡萄地里肯定会找得到郑书记。”经过两年时间的实验,郑书记高兴地说:“我们的葡萄终于试种成功了。”

    “葡萄可以推广了,可是我下派也快结束了。如果再给我一年时间,我就能看到葡萄的推广了。”郑美梓说。

    三年来,郑美梓大都时间都住在梨洋村,还有三个月时间就要结束下派驻村的生活了。回顾三年来的工作,他谦虚地说:“我只做了一些琐碎的小事。”他所说的“小事”在村民眼里并不是小:雨污分离,村子靓起来了;幸福院改造,老人居住有了保障;小巷水泥硬化了,村民走路好走了;人饮水改造,村民喝上放心的水了;修建机耕道、桥梁,村民山上的竹、木、茶叶等可以顺畅地被拉回家……

    2017/1/17

政和要闻
网站备案:闽ICP备2021005346号-1
政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政和县熊山街道朝阳路3-1号
邮政编码:353600联系电话:0599-3328985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投稿邮箱:fjzhxww@163.com
政和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