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美政和 让你的生活慢下来
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政和新闻网> 政和要闻 > 正文

桃洋村民眼中“靠谱的陈书记”

2016-07-04 09:31:28 余长青来源:   责任编辑: 若水  
       驻村一年来,充分倾听采纳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竭力解决村民最迫切、最期待做的事,用自己的实干赢得村民的爱戴,成为村民眼中“靠谱的书记”。 

       7月2日,笔者到政和县杨源乡桃洋村采访时,听到最多的是“陈书记是个踏实的人,陈书记下来帮我们做了许多事……”的赞誉声。 

       这位被桃洋村民称作“陈书记”的,便是福建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驻深圳办事处)正科级干部陈剑生。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桃洋小学门口张罗着外围“文化墙”粉刷美化的事情,看到花圃里有个空矿泉水瓶,随手捡起放到不远处的垃圾桶里面去。 

       桃洋村地处省202道旁,是政和县杨源乡“十三五”规划——桃洋村到洞宫山景区28公里旅游公路起点,村里共有286户人,但部分外出经商或务工,常住在村有600余人。 

      去年7月,“陈书记”被省委组织部委派到村里当驻村干部后,立即对村里常住村民挨家挨户走访,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听取村民的意愿、诉求、期待,一个笔记本记得满满的。 

      做什么? 

      在走访倾听村民意见时,村民纷纷提出:希望像其他村子那样,建成干净卫生的美丽乡村。那条穿村而过的小溪没有护栏,存在安全隐患,需建护栏;村里农田遇到大水常常被淹,需修建防洪堤;后山泥泞路,村民上山干活吃力效率低,需建机耕道……当然还有其它大大小小的建议。

      陈剑生觉得村民提出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急需解决问题,经分析、采纳,并经村两委及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推进落实。可要做这些项目,首先要有资金,可村里却没有钱。 

       钱哪来? 

      陈剑生答应村民将竭力解决大家的问题,但要村两委、村民支持配合。首先要解决的是村里卫生环境差的问题。村两委多次召开村民会议,挨家挨户走访动员,制定村规民约,要求村民把家禽圈养,把垃圾集中扔到设在各路口的垃圾桶,污水不要往河道排。 

     经过一段时间的环境卫生整治,那条穿村而过的小溪溪水清了,小巷垃圾不见了,村内环境卫生得到很大的改观。

      这些都是基础工作,可以发动村干部群众一起干,而要给村巷水泥硬化,建护栏,修防洪堤,这些都涉及到巨额经费。“钱从哪来?”一个项目申请到资金落实,往往要半年以上,驻村时间短,而且是追加项目——落实资金成了陈剑生日夜的思考问题。 

      带着广大村民的心愿和美丽乡村美好规划,陈剑生开始了他的“讨钱”路。 

      经过不辞辛苦的奔走和努力,陈剑生争取到南平市财政局和政和县财政局11万元资金,定向用于硬化、拓宽桃洋村村民张应党门口到后山硬坑的600米机耕道;向政和县交通局、林业局等10几个单位争取资金10万元,用于桃洋小学前桥面拓宽以及解决新村自然村饮水工程等;在桃洋河道治理过程中,陈剑生呼吁政和县水利局、杨源乡政府追加50多万,加固桃洋和龙丘、南洋自然村前面左岸及桃洋小学门口防洪堤工程;在福建省政府驻深圳办事处支持下,陈剑生分别向省财政厅争取一事一议资金30万元,向省发改委争取追加省级第三批预算30万元,用于桃洋村、南洋村桃洋溪边防护堤加固整治、路面硬化、栏杆建设。还通过向广东省福建延平商会呼吁,募集8万元慰问村里的困难学生、贫困家庭等等。 

      怎么做 

      资金争取来了,怎样让资金用在点子上,陈剑生也颇费一番心思。陈剑生说,涉及村里村民大事都要召开村两委及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工程都严格按照程序招投标,过程中充分参照村民对招标人的社会评价,严格把关工程质量,所有工作都要以村民为依托,这也是平时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所有工作要有长远规划,尤其要配合杨源乡全域美丽景观建设和桃洋美丽乡村建设。 

       在南洋自然村河堤水泥加固现场,笔者看到,工人正忙着给河堤倒水泥,两名村民冒着炎热在监督工人施工。据了解,每个工程建设,都有村民轮流义务监督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工程关系到我们全村人的利益,这是我们自己的事,必须做好。”正在现场监督的村民张应平如是说。 

       张应平告诉笔者,“陈书记非常关心村子的建设发展,一心想办法找项目,到处讨要资金,踏实为村里做事,是我见到的最好的干部。如果每个干部都像陈书记这样拼命,没有什么事做不到,做不好!” 

       “能到桃洋村来是个缘分,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在与村民接触交往中,对淳朴、善良的村民有了感情,只想实实在在为村民做点事,那些‘虚的’、表面上的东西,我不做……”陈剑生说。 

       得民心 

       陈剑生一心扑在工作上,竭力解决桃洋村民最关心、最实际的问题,也迎得了村民的爱戴。村支委陆森妹说:“我嫁到桃洋村30多年,发现陈书记驻村这一年来,村里做最多事,改变最好。” 陆森妹等村民考虑到“陈书记”一个人在村里的吃饭问题,提出每户人家轮流吃一天的建议,得到村民的赞同,却被陈剑生婉拒了。陈剑生认为吃饭事情是小事,自己可以克服,在宿舍备些泡面、挂面,不想麻烦村民。 

       近日,桃洋村一些在外经商、务工的村民回家探亲,看到村里面貌巨大变化,听村民讲“陈书记”的故事,很是感动、感激,得知“陈书记”即将回去,在外经商、务工的村民自发制作一面锦旗送到陈剑生手中,以表达村民发至内心、淳朴的谢意。 

       回顾一年来的驻村工作,陈剑生感触颇多,他说,很感谢组织安排,感谢村委、村民对自己工作的大力支持,自己仅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淳朴的村民却惦记着自己的“好”,总感觉时间太短,还有很多事情来不及做。

 

政和要闻
网站备案:闽ICP备20210053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20
政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政和县熊山街道朝阳路3-1号
邮政编码:353600联系电话:0599-3328985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投稿邮箱:fjzhxww@163.com
政和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