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美政和 让你的生活慢下来
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政和新闻网> 文化政和> 文学文艺 > 正文

我的奶奶

2016-01-26 15:09:38 魏荣凯来源:   责任编辑: 海舟  

在这世上,除了父母,爷爷奶奶给你的爱,是最无私的。

奶奶如果还在世,今年八十五岁了。

她大了我整整六轮,她走的那年,我八岁,她六十八岁。

记不清是春天还是秋天,因为年少时的印象里只有夏天的小河边和冬天的寒风吹。但我清楚记得早上起床正常要出门上课时,家里静悄悄的。那时自己家和附近的房子都是老式屋子,屋顶上的瓦片依稀长有许多青苔,这些黑黑绿绿的颜色成为年少时对家的深刻印象,也成为那时年少的最初记忆。

我走出家门,家门口的院子里很多人,姑姑、叔叔还有很多我不认识的亲戚都来了,开始没有人注意到我,我看到奶奶躺在一块木板上,脸上盖着布,一动不动。我爸说今天就别去上学了。声音不对,有些哽咽,眼眶有些红肿。大姑说还是去上学吧。我和姐姐,很镇定的离开家去上学,走到街拐角处忽然放声大哭……

奶奶走了。

那是十多年前的一个清晨。

一切看似和往常一样的平静,可世上最亲的亲人,就这么永远的走了。

奶奶很胖,我几乎很少见过她出过门,印象里她永远穿着一件淡蓝色的老人衣和一双灰色的布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身体的原因,总感觉她走路并不很方便,每每看她走上只有两个台阶的房间,总想过去扶,她总笑,然后轻轻把我推开。

有关奶奶的记忆,我现在只能从零碎的画面中回忆一些。

印象最深的就是奶奶爱吃萝卜咸。这是乡下习惯自家做的咸菜,奶奶是石屯石门人,那时候我在家里最小,理所当然受到家里人疼爱,有时候买了鸡腿什么的,我会夹给她,但她总又悄悄的放回饭桌上。那时候我们家住的还是木结构的房子,用的是烧柴火的大锅,饭桌上只有一个并不十分亮的灯,奶奶就坐在靠墙的角落里,那个装着她最爱的咸菜的窑就放在那。

后来渐渐长大了,知道她或许并不是不爱吃肉,而是舍不得吃,那时候的人都是那样苦过来的,二伯回忆过,一碗饭加点油八个子女一人分一点,二伯问:“妈,你不吃吗?”奶奶用手划过已经空荡荡的碗,仅有的一点油迹和米粒放进嘴里,就这么说:“饱了!”。她最爱的也并不一定是那个乡下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的咸菜,而是吃了这么多年,最美的或许还是那个味道。

小时候不吃饭,经常饿着肚子,奶奶为了让我吃点饭真是想尽办法。听说过用开水倒进米饭里然后加糖吃吗?我吃过,是她一口一口喂着我吃的,因为小时候爱吃糖,她只能用这种办法让我吃饭。

有一次到门口的小店里买了一包泡面,我很清楚记得四毛钱一包,福寿全的泡面,封面是淡黄色的。回来开包以后竟发现里面没有调料,那时候的泡面里只有一包调料,但仅有的一包也没有,泡面如何成泡面?奶奶见我沮丧,端着碗三两下在灶台上放下盐味精等,我竟发现比以往的更加好吃。

我印象里,奶奶几乎没有说过普通话,这是农村老奶奶这个群体最亲切朴实的特性,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奶奶最常说的一句话,翻译成普通话大概是‘真真走喜’,她会用标准的政和话常挂在嘴边。那是我们小孩儿每每考了好成绩,或是期末拿了奖状奖品出现在她面前,她最常说的一句话。

我记得她说这句话时的脸,满是皱纹的脸,有些丰满却又十分褶皱的脸总带着微笑。

奶奶的头发很长,都是盘在一起,那个年代的人总喜欢扎马尾辫,奶奶把头发扎成这样一圈一圈的盘起,白发多于黑发。少见她放下头发,那也是洗了头自然吹干的时候。

我从小便不喜欢开口向大人要钱,直到现在还是如此,几乎从未亲口找爸妈要过钱,因为总觉得很不自然,要钱都是用短信或是微信的形式。但这种习惯在那时和奶奶之间却是例外。我记得那时南门小学在现在的飞凤山公园附近,那是一次偶然的时候看见校门口卖着一款自动圆珠笔,四个笔芯同时放在里头,随意一按就可以切换不同颜色的笔芯。那时候对我们来说简直是一种高端的玩具,我徘徊了很久,上前一问,两元钱!那时候的两元钱是什么概念,那时候我们上学,都还吃着一毛钱一根的辣辣条,一毛钱一包的冰袋,两块钱简直是遥不可及!

我在那家店附近犹豫了很久,实在想要这支笔,但不敢找父母开口,于是回到家找了奶奶。奶奶的钱都放在床头下用被子压着,她二话不说给了我两块钱,我拥有了记忆里奢侈的一件礼物。

这样的要钱并不少,还有一次南门桥头的一个摊贩卖着一个塑料眼镜,那种有点类似于小丑的,嘴巴有个孔,一吹一个长长的舌头就会吐出来,那个看起来实在向往,于是再次冲回家,我清清楚楚记得那次,来到奶奶面前,我还是用政和话找她要了一块六毛钱……

找奶奶要钱,历来有点理所当然的感觉。或许那是她太宠太宠我的。

有一次在二伯家里,我锁了门在玩水,我爸气得敲门,我不敢开,吓得我快哭下来,他也气得从后门爬进来,我听到奶奶在门口,赶紧开了门一把扑进她怀里,我爸或许是想上前教训我,被奶奶二话不说推开,还讨了一阵大骂……

有奶奶在的时候,我就是那么放肆。

直到现在我一直觉得,有奶奶疼的孩子,是最幸福的。

所以一直很羡慕现在身边奶奶仍然健在的孩子们。

她给你的爱,真是胜于一切,甚至于自己。

有一段时间,我路过奶奶的房间,那时候叔叔姑姑总在她房里,奶奶坐在椅子上,趴在床上,已经没有一点力气了。婶婆来看她,给了她二十块钱,我叔叔委婉的谢绝了,然后难过的说她已经连拿钱的力气都没有了。

奶奶有严重的哮喘,这是一个常见的老人病,但她却没能逃过疾病的缠身,叔叔也跟我说过,那时候主要是家里太穷了,没办法给她一个最完整的治疗。奶奶又舍不得花仅有的一点钱去治病,后来越发严重。我听小姑说过,奶奶那晚病发,我们家离医院不远,走路最多五分钟也就到了。可是那晚雨大的像是天要塌下来一样……

奶奶走后,我和我妈整理她的遗物,那时候家里穷,但子女给她买的衣物,都完整的放在衣柜里,一件也没穿,一件也没来得及穿。还有一床被子,那时候小时候爷爷带我去抽奖时抽中的。她依然穿着那件淡蓝色的老人衣,仿佛一穿,就是几十年。

后来我几个弟弟,甚至侄女外甥都出生了,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热闹非常,伯伯他们总会感慨,奶奶如果还在看到这么多一起,该有多开心啊。

是啊,奶奶如果还在  ,我们也该会有多开心啊。

写到这里,莫名的酸意,人已经走了这么久了,眼泪只能往心里去。

她没有留下任何遗照,这是她老人家的要求,她怕子孙后代看到她的遗照会一直记挂着她。但即便没有遗照,您的孙子,也依然记挂着您。

我最亲爱的奶奶,您走了整整十七年了。

我最亲爱的奶奶,孙子想你!

政和要闻
网站备案:闽ICP备2021005346号-1
政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政和县熊山街道朝阳路3-1号
邮政编码:353600联系电话:0599-3328985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投稿邮箱:fjzhxww@163.com
政和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