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美政和 让你的生活慢下来
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政和新闻网> 文化政和> 文学文艺 > 正文

重阳糕里盼高升

2015-10-21 09:13:41 陈明贵来源:   责任编辑:   

        “今又重阳岁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重阳常来,美景重现,哪怕烽火四起依然不变。穿越历史的时空,又是一年重阳至,再颂经典事,又品“重阳糕”,老人温暖又甜美!
        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吃重阳糕是重阳节的重头戏。它的起源很早,重阳糕的前生即是九月的“吃新”食品。一般认为重阳糕起源于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后人仿效汉时汝南人桓景师从费长房,九月初九登高饮酒、插茱萸而消灾避祸,遂形成九月九登高山、饮菊酒、插茱萸等一整套重阳习俗。那时没有山的地方无高可登,有人就由登高想到了吃糕,以吃糕代替登高,表示步步升高约自宋代起,重阳节食“重阳糕”的习俗正式见于载籍。重阳糕原称“花糕”,为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又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古时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人人爱吃。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夹馅并印双羊,取“重阳”的意思。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史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虽制无定法,但重阳节家家吃糕世代沿袭,遂有今日的重阳糕。吃重阳糕代登高,似乎原意尚在。吃糕可以消灾固属荒诞,但作为节令小吃的重阳糕,其传统特色却被保留下来了。
       “重阳糕”,因其素淡可口,又兼含某种特殊含义,渐成一道地方美食,倍受大家欢迎。其制作方法不繁难,但较耗时。取糯米与粳米,有的略加少许赤豆混合磨,将米粉搀和成相粉浆,分置两盆,分别拌入白糖和红糖,加水拌成糊状的细相粉浆。将白或褐的粉浆放入糕模刮平,把豆沙(少许)均匀地分摘在上面。放入蒸笼,旺火沸水蒸之;待气透出粉面时,又把细相粉浆均匀铺在上面一层,蒸熟后再倒入褐或白的米浆,如此将白褐两盆米浆分七(九次)交叉倒入蒸,盖上蒸笼帽蒸,不一会儿伴着热气腾腾的炉灶即可端离蒸锅了。熟后切做菱形状叠放,七(九)层白褐相间,多像一座宝塔,色彩又美观,很让人惊奇,成为节日一小景,增加了不少节日气氛。冷却后,即可食用和待客。
        政和吃重阳糕的习俗,亦由来已久,尤以乡村为显。当今有些市面商家不仅重阳节时会制作出售,连平时也经营此糕,虽无固定样式,但到处都弥漫着重阳糕的香味。吃重阳糕最大趣味就是一层一层剥开吃。七(九)层糕可层层剥下品尝,松、糯、甜、香,揭一层,放入口中,那味儿,甜而不腻,柔软适中,细软柔韧却不粘牙,素淡醇香,清甜可口,叫人难忘。若配以小酒,味道甚佳,余香长留。用心就在于层层之间每一层都是一种希望,象征“长长久久,步步高升”,也是表达小孩读书好、男人做官高升、生活步步高升、人人健康高寿的美好愿望一层叠一层!看那层次分明、晶莹剔透、棱形成块、入口爽滑、偶参粟豆的重阳糕煞是好看,更是好吃,小孩特别嘴馋。而今无数异地的亲朋好友,当重阳节到来时,常常通过短信、电话给父母一一问候重阳快乐,传递温情与祝福,让世界不再孤单,闪耀人间一片祝福和浓浓温情。远离儿女的长辈握着手机、电话,心里也渐渐暖热起来,仿佛整个世界都温暖、甜美起来。
        这温柔丰腴的糕,泛着一层清亮的油光,向人们展示辛勤劳动的果实,更是让人们乐享重阳温情和祝愿恒久的眷念。

 

政和要闻
网站备案:闽ICP备2021005346号-1
政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政和县熊山街道朝阳路3-1号
邮政编码:353600联系电话:0599-3328985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投稿邮箱:fjzhxww@163.com
政和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