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村落焕新颜 松源村石圳自然村,依山傍水,七星溪畔繁忙了数百年的一个水陆中转码头。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穿行村里的沟渠渐渐干涸了、填平了,村头、小巷、晒谷坪,随处可见垃圾。 生于斯长于斯,袁云姬不曾忘记石圳过去的美丽。2013年9月,袁云姬联合9个姐妹建立了石圳“巾帼美丽家园”建设理事会,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和村规民约,先试先行开始轰轰烈烈的美丽家园建设。 她跑到镇里,争取到了10个垃圾桶,摆到石圳的村头巷尾。她带头拿出4万元,号召理事会成员凑了7万多元作为卫生保洁启动资金。她带领着在家的妇女姐妹们顶烈日搞卫生、挖沟渠、运垃圾;晚上又集中一起商讨和解决遇到的困难问题,做到一事一议。她从清理垃圾、拆除乱搭盖着手,引领留守妇女姐妹们投工投劳、以干得助,带领村民运垃圾掏水沟、捡石头铺巷道、拆违建通古渠、筑篱笆兴绿化、清空地改旱厕,仅1个月时间就搬走了堆积30多年的垃圾山。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队伍中来,在全村人的努力下,挖通古水渠1500米,污水沟清淤800多米,恢复古井4口,建成垃圾池1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4年6月,铺上鹅卵石的古溪渠,已引入河水,贯穿于村民的房前屋后。 “现在,村里残留的古屋、石堤、古井,我们都当宝贝一样保护起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也在完善中。”袁云姬说,村里将修缮福兴寺、大奶殿和妈祖庙,恢复民俗文化活动,还将铺设古巷道、古渠道、古井、古水碓等。 观光农业迈富路 石圳一天天变美,朝着同一个目标建设的村民们关系一天天升温。在建设过程中,袁云姬把妇女姐妹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将巾帼理事会打造成“妇女之家”,并通过理事会把全体村民的心团结了起来。 春节期间,她精心组织举办送灯笼、赠对联、赶庙会等系列迎新春民俗文化活动。举办妇女文化娱乐联谊会,邀请石屯镇各村妇女代表到石圳来参观,进行广场舞、拔河、演唱、快板等比赛和娱乐表演。认真组织开展石圳“十个最美家庭” 评选活动,并将她们事迹张贴在“妇女之家”墙上……“现在,一看到村民或小孩乱扔垃圾就有人前去劝说,看到谁有困难就主动前去帮忙,看到哪家有矛盾就前去调解。”袁云姬开心地说,村民白天抢着干活,晚上没人打牌、买六合彩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 村子美丽,百姓富裕,全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袁云姬的目标。她带领理事会租了130亩地用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联合5个农户投资75万元建设葡萄采摘园;号召理事会成员发展种植向日葵,鼓励村民种植樱桃园采摘园;发展手工制茶作坊种植茉莉花,大步朝休闲观光农业迈进。如今的石圳,吸引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并被省妇联列为“福建省重点巾帼示范基地”。 最美家庭一条心 她改变家乡,让石圳从脏乱到干净、从默默无闻到名声在外,抒写了一名巾帼建设美丽家乡的美丽故事。在建设家乡的过程中,她没有忘记自己的小家。当父母生病时,她不管白天有多累,晚上也要去陪老人聊天,煮好吃的哄老人吃。袁云姬对老人的这份孝心,进一步加深夫妻间的感情。生活中,两人互相尊重理解、体贴照顾。 “就是因为丈夫支持,我才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袁云姬笑道,当初她和丈夫透露想要改变石圳的想法时,丈夫当场就表示让她放手去做。在建设家乡的过程中,丈夫给了很多的帮助,两人从没因为这事吵过架。 在袁云姬和丈夫的耳濡目染下,孩子也更加懂事。建设初期,每天早出晚归,袁云姬一个月没在家里吃过一顿饭。成天不着家,对孩子的抱歉只能藏在心里。一个下雨天,因为没办法施工,袁云姬对儿子说:“想吃什么,妈妈给你做。”“你能在家里吃饭,我已经很高兴了,还是我给你做饭吧。”懂事的儿子默默支持着妈妈。 深爱让彼此并肩前行,呵护凝聚起温馨和睦。去年,袁云姬荣获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被省委文明办、省妇女联合会评为“福建省最美家庭”。 袁云姬就像一朵于晨光中缓缓绽放的荷花,它没有玫瑰耀眼的妖娆,没有梅花扑鼻的清香,它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静静开放别样红。而今,漫步在雨后的石圳,溪水潺潺,清新而质朴。在袁云姬和村民们的努力下,美丽的石圳更加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