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政和版画创作活动异常活跃,涌现了一支热衷版画学习与创作的队伍,其作品屡屡登上报刊、杂志,并多次参加各级画展、评奖,摘金夺银,收获颇丰。 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国庆期间,政和版画作品展在云根书院宽敞的大厅展出,我怀着朝拜的心情,三次登上书院看画展,受益匪浅。 10月3日,与回乡探亲的陈先生看画展,陈先生是我儿时的伙伴,闯荡上海滩十多年,今天难得空闲,一同到书院。当他看到展出的这么多版画,赞不绝口。说自己这么多年在生意场上打拼,一心想着赚钱,实在无暇顾及文化,不得不说是无法弥补的遗憾。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没有多少印象。 10月5日,与女儿上书院看画展,女儿刚进入大学,她的整个初、高中阶段,都是在埋头苦读中度过的。这次看到这么多漂亮的版画作品,非常兴奋,一边看,一边不住的赞叹,并不停地问这问那,版画是怎么创作的?什么是绝版?什么是套色印刷等一大堆问题,问得我也无法准确的解答。 我们在一幅《暮归》的作品前停留,画面是夕阳下的农人暮归情景图,色彩以暖融融的金色为主,兼有农家黑黑的屋顶,冒出一缕缕白烟,远处是绿色茶园,近处有清清的溪水,柔柔的水草,悠然自得的白鹅,中间是一条长长的木板桥,桥上佝偻着背的老农,牵着一头健壮的水牛,那牛身上的肌肉结实,丝丝透着力量。整个画面构图生动,层次分明,色彩和谐,意境清新,极具艺术感染力。此外《池塘小憩》、《私语》等作品也非常吸引人,对动物逼真的刻画,丰富的色彩,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让人印象深刻,我们看了一幅又一幅,一边看,一边交谈,觉得每一幅都十分精彩。 10月16日傍晚放学后,我再次上了书院看画展,展厅门关了,我向大叔要了钥匙,一个人静静地徜徉在画的世界里,流连在每一幅精美的画作前,我力求透过画面,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一同感受心灵的震动。 我在郭崇业的《情系海西》版画前驻足,画面的主体是钢索斜拉的高架桥,桥横空穿过山峦,气势巍峨,线条简洁流畅,充满现代气息;近处是造型精致的古廊桥,古朴典雅,端庄秀丽,桥下溪水潺潺,两岸野花烂漫。两桥并排,让人感觉从现实中回顾历史,充满了时代自豪感。画面的背景叠开一个窗口,像是高速路的洞口,洞口中呈现着佛子山秀丽的山水图景,空中飘着彩色的云朵和金色的银杏叶。画面表现了,在古老神奇的大地上,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宁武高速公路开通,给政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大规模工业园区建设,一定使政和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一系列的廊桥作品,表现古廊桥的多姿多彩。如《廊桥绮梦》、《古桥新绿》《一抹斜阳》《小河弯弯》等,都充满诗情画意。 胡立火创作的《陌上初熏》引人遐思,占据整个画面的绿,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陌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诗经《陌上桑》中的美女罗敷“采桑城南隅”的生动情景,真是“陌上花开缓缓归”的极美诗趣。 《幸福来电》是县文联主席李雪慧创作的,夕阳照在老农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那脸上绽放的笑容令人欣慰,也许孩子们远在他乡,时时给老人一声问候,让老人心里乐开了花。作者紧紧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表现对“守巢”老人的深切关注。 夕阳收起了余晖,光线渐渐地暗淡下来,我不得不关上展厅的大门与画作告别,下山的脚步很轻快,晚风轻拂我的脸,我的脸一定像《幸福来电》中老农的脸一样的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