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桥位于
政和县杨源乡
坂头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横卧于蟠溪之上的一座楼阁式 风雨桥
,那层叠错落的翘檐,宛如一群展翅欲飞的金凤。风摇铃铛,清脆如律,这便是闻名遐迩的花桥。它由一主楼和两侧楼组成。主楼有三层翘檐,侧楼有两层翘檐。花桥坐西朝东,以13米的跨度、7米的高度建于蟠溪之上。桥长36.5米,宽7.25米,桥面面积约为265平方米。
花桥有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门。门楣外向都写着“花桥”二字,里面分别写着“彼岸仙缘”、“此邦遗爱”、“大开甘露”、“直步重霄”。一般的桥是四排柱子,而这座桥却是六排柱子,其中四排14根,两排12根,共计80根柱子。
花桥是由陈桓进士及第后衣锦还乡时建造的。现存的是1914年重修的旧观。陈桓,坂头苏坑人,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及第。他任过北京户部主事、员外郎、庐州知府、九江兵备副使等要职,为官清廉,故明武宗敕命表彰其父母教子有方。这道“圣旨”至今仍收藏在该村陈氏宗祠里,近年又勒石立碑,形成该地又一文化景观。
这座桥的续修者、陈桓的裔孙陈文礼,光绪年间举人。曾任直隶知县,官居三品。他为官清正,被直隶总督褒奖为“老成稳练、勤政爱民”。他著有《古香楼吟草》二卷、杂文一卷。花桥不仅以其结构独特著称,而且以其浓郁的文化色彩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桥上正中为五层镂花斗拱,圆心是一朵大莲花。整座桥上共有壁画96幅。画面内容丰富多采,有“桃园结义”、“岳母刺字”、“水漫金山”和二十四孝等为题材的历史故事以及“金鱼戏水”、“鸟语花香”等花鸟壁画等,真可谓之为“史库”、“画库”。全桥对联共计39幅,其中柱联19幅,板联11幅,梁联9幅。在阁楼的四壁上,还有湖北书法家徐庆澜书写的王勃《滕王阁诗》,在挂幅两边有“陶菊周莲”、“韩潮苏海”等书法。因此说花桥是一条包罗万象的书画艺术长廊,在闽北乃至我省众多的古桥中独具风韵。
这座桥独具特色之一的便是桥庙结合。桥的长廊上共有九个神龛,正中主神龛是观音大士,然后左边是魏虞真仙,右边许马将军,左右依次是林公天王、福德正神、真武大帝、天王菩萨,桥北头神龛是通天圣母。桥南头神龛为“陈桓、陈文礼二公”,这是后代对先祖功德的纪念。
清代,当地人编纂了一部《六音字典》,这是一部当地方言的教科书,无疑也是研究福建方言的重要资料,是一分宝贵的区域文化遗产。
|